伯明翰大学(University of Birmingham) [43],简称“伯大”,始建于1825年,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。伯明翰大学于1900年获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的皇家特许状,属于“红砖大学” [36],罗素大学集团,M5大学联盟,“Universitas 21”,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 [60]。在QS 2025年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0位 [49],在US News 2023年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9位 [50]

截止至2017年底,从伯明翰大学已经走出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,3名英国首相和5名外国政府首脑 [60]。伯明翰大学知名校友包括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李四光 [56],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 [57],中国金属物理、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 [58],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朗西斯·阿斯顿,英国首相斯坦利·鲍德温,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,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兼全球研究主管Lucy Baldwin等 

女王学院时期

伯明翰大学的建立与伯明翰的医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。

1767年冬至1768年,伯明翰首位外科医生John Tomlinson在伯明翰联盟济贫院医务所进行了医学教学,这是英国首次在伦敦与苏格兰以外的地方进行医学教育。

1779年,伯明翰联盟济贫院医务所发展为综合医院,临床教育开展。

1825年12月,William Sands Cox开始在此医院进行教学,并开始推动建立医学院。

1828年,伯明翰药理与外科医学院建立,此时的医学院教会背景浓厚,严格遵守教会规条。

1836年,更名为皇家伯明翰药理与外科医学院。

1843年,维多利亚女王授予女王医院称号,正式确认了其地位。至此,济贫院医务所发展成为了全英第一所地方性教学医院。同年,皇家伯明翰药理与外科医学院更名为女王学院。

梅森理学院

1870年,伯明翰的实业家与慈善家,以生产钥匙圈、笔、笔芯、电镀致富的Josiah Mason爵士,开始起草梅森理学院的创立契约。

滚动至顶部